◆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1.【单选题】国家对女职工实施特殊劳动保护。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关于女职工在经期和孕期禁忌从事劳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经期可以从事第二级低温作业
  • B .在孕期可以从事低温作业
  • C .在经期可以从事第二级高处作业
  • D .在孕期可以从事第三级高温作业
  • 参考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 (二)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选项A错误 (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四)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选项C正确 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二)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 (三)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 (五)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 (六)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选项B错误 (七)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选项D错误 (八)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九)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十)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 2.【单选题】下列关于国家领导人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其中“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指的( )。
  • A.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
  • B.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
  • C.人命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 D.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
  • 参考答案:C
  • 解析:习近平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 3.【单选题】关于矿山经营单位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遵守不连续生产的行业规则
  • B.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 C.对生产经营场所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
  • D.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 参考答案:A
  •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 4.【多选题】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应具备的条件有( )等。
  • A.主要负责人经过安全知识教育
  • B.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
  • C.经营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 D.具有企业法人条件
  • E.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
  • 参考答案:ACE
  • 解析:教材页码:P314-315 第十八条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负责人经过安全知识教育;A项 (二)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E项 (三)经营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张贴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C项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比区分】 第十七条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条件;D项 (二)经营场所与周边建筑、设施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三)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经营场所和储存仓库; (四)有保管员、仓库守护员; (五)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六)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B项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 5.【单选题】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 )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 A.指定生产单位
  • B.委托生产单位
  • C.法定生产单位
  • D.专业生产单位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117-118 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 6.【单选题】依据《劳动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下列企业对女职工的工作安排,符合女职工特殊保护规定的是( )。
  • A.某矿山企业临时安排女职工到井下工作1天
  • B. 某翻译公司安排已怀孕3个月的女职工每周每天加班1小时
  • C. 某医院安排女护士(怀孕5个月)值夜班
  • D. 某食品公司安排女职工在例假期间从事冷库搬运作业
  • 参考答案:C
  • 解析:A选项,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工作;B选项,不建议选择,因为每周包含正常劳动日还有双休日,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D选项,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 《劳动法》关于女职工保护的规定有:①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③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④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 ,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 7.【单选题】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履行义务的期限
  • B.履行义务的方式
  • C.涉及金钱给付的,不用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 参考答案:C
  • 解析: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①履行义务的期限;②履行义务的方式;③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④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 8.【单选题】某企业拟针对厌氧反应塔制定应急预案,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该预案应为( )。
  • A.现场处置方案
  • B.综合预案
  • C.专项预案
  • D.单项预案
  • 参考答案:A
  • 解析:第六条规定,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 9.【单选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权利和地位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职工发生工伤,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B.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 C.工会无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
  • D.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立即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90-91 A项错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安全生产法》第七条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B项正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第六十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 D项错误,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C项错误,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10.【多选题】《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有(   )。
  • A.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
  • B.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 C.配备专业职业卫生医师和体检设备
  • 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 E.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 参考答案:ABDE
  •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的职业卫生要求: 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②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③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④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⑤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⑥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
  • 1.【单选题】2021年9月29日下午,某机械制造企业装配作业现场,一辆吊车不慎侧翻,砸到在地面上施工的工人王某,送医抢救后王某双腿截肢。王某家人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王某被认定为工伤,经鉴定王某为一级伤残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关于王某依法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王某享受由用人单位支付的标准为27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B.劳动合同期满后企业可与王某终止劳动合同
  • C.工伤保险基金将按月向王某支付其本人月工资80%的津贴
  • D.工伤保险基金需按月向王某支付护理费用,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 参考答案:D
  • 解析:某享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标准为27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劳动合同期满后企业不得与王某终止劳动合同 工伤保险基金将按月向王某支付其本人月工资90%的津贴 工伤保险基金需按月向王某支付护理费用,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 2.【多选题】某企业为一家小型机械加工企业,员工人数98人,甲某是总经理,全面负责机械厂加工业务,乙某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根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要求,下列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 A.乙某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甲某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 C.乙某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 D.乙某组织或参与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演练
  • E.甲某及时如实报告加工厂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 参考答案:BCDE
  • 解析:教材页码:P41-42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要求,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应该是甲某。因此,A选项错误。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719182612460942993-06c85edc493e/20240719133827660d.png" style="width:100%;"/>
  • 3.【多选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强调落实企业领导责任、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制度化管理等安全核心要素。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000),下列管理要素中,属于“现场管理”的二级要素的是( )。
  • A.设备设施管理
  • B.作业安全
  • C.职业健康
  • D.警示标志
  • E.操作规程
  • 参考答案:ABCD
  • 解析:教材页码:P151-165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 ABCD选项,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安全、职业健康、警示标志。 E选项,制度化管理:法规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
  • 4.【单选题】某化工企业进行现场吊装作业,汽车吊试吊后,将一台40t储罐从停止送电的6kV输电线路上方吊至厂房3层平台上安装。在现场安全员的指挥下,吊车司机将储罐吊起,越过高压线路时,吊车突然倾翻,储罐坠落砸断输电线。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本次吊装作业违反安全管理要求的是( )
  • A.本次吊装作业按照二级进行管理
  • B.现场安全员临时代替指挥人员指挥吊装
  • C.吊装作业时6k输电线路停止送电
  • D.起吊前对储罐进行试吊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136-137 选项A,二级吊装作业40t≤m≤100t。 选项B错误,指挥吊装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安全员不能代为指挥吊装。 选项C,不应靠近高架电力线路进行吊装作业;确需在电力线路附近作业时,起重机械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不能满足时,应停电后再进行作业。 选项D,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锚点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将吊物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 5.【单选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中,下列不属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是( )。
  • A.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 B.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 C.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D.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48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6.【单选题】某安全管理人员在机加工车间检查,发现甲某焊接作业时戴焊接眼面防护具;乙某在化学实验室做产品化验时穿防腐蚀工作服,丙某操作车床时戴一般防护手套,丁某清理铁屑时戴防尘口罩,上述操作行为中,存在隐患的人员是( )。
  • A.甲某
  • B.乙某
  • C.丙某
  • D.丁某
  • 参考答案:C
  • 解析:操作车床时戴一般防护手套,手套易被车床卷入造成事故,不能戴手套。
  • 7.【单选题】某省属国有铁矿发生一起提升罐笼坠罐的重大伤亡事故,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由(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 A.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 B.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 D.有关人民政府
  • 参考答案:D
  • 解析: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 8.【多选题】安全评价的依据主要有(  )。
  • A.法律法规
  • B.标准
  • C.设计文件
  • D.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E.风险判别指标
  • 参考答案:ABE
  • 解析:安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障被评价项目的安全运行,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安全评价的依据主要有: ①法律法规。 ②标准。 ③风险判别指标。
  • 9.【单选题】生产性粉尘的种类繁多,理化性质不同,对人体多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下列选项中,其病理性质为局部刺激性的是( )。
  • A.铅
  • B.水泥
  • C.煤尘
  • D.面粉
  • 参考答案:B
  • 解析:生产性粉尘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况如下几种: (1) 全身中毒性,例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2) 局部刺激性,例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 变态反应性,例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 光感应性,例如沥青粉尘。 (5 )感染性,例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 致癌性,例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 尘肺,例如煤尘、矽尘、矽酸盐尘。 故选B。
  • 10.【单选题】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一般认为人群中具有4种典型的气质类型。下列关于气质表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胆汁质的人对任何事物发生兴趣,具有很高的兴奋性,易适应当今世界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
  • B.胆汁质的人比较粗心,时常疏忽对设备的定期检查,被认为是“马路第一杀手”
  • C.抑郁质的人被认为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最少的群体,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做事积极性低
  • D.黏液质的人突出的表现是安静,动作比较迟缓且自信心不足,在遇到突然抉择时容易犹豫不决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20-22 4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胆汁质的特征:对任何事物发生兴趣,具有很高的兴奋性,但其抑制能力差,行为上表现出不均衡性,工作表现忽冷忽热,带有明显的周期性。 (2)多血质的特征:思维、言语、动作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发生变化,易适应当今世界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 (3)黏液质的特征:突出的表现是安静、沉着、情绪稳定、平和,思维、言语、动作比较迟缓。 (4)抑郁质的特征:安静、不善于社交、喜怒无常、行为表现优柔寡断,一旦面临危险的情境,束手无策,感到十分恐惧。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 1.【单选题】气瓶安全泄压装置能够在气瓶超压时迅速自动释放气体,降低压力,以保护气瓶不会因超压而发生爆炸,但有些气瓶不得或不宜装设安全泄压装置,根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下列不同用途的气瓶中,不应装设安全泄压装置的是( )。
  • A .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气瓶
  • B .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 C .盛装剧毒气体的气瓶
  • D .盛装液氮的低温绝燃气瓶
  • 参考答案:C
  • 解析:盛装剧毒气体、自燃气体的气瓶禁止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 2.【单选题】金属铸造是一种传统的金属热加工造型工艺,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众多,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和热辐射等多种伤害。关于铸造工艺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混砂机应配置密闭罩或防护设施
  • B.造型工段应布置在自然风通道
  • C.冲天炉应加萤石以降低炉渣的熔点
  • D.落砂清理不应采用机器人作业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55-57 A选项,混砂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配置密闭罩或防护设施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B选项,造型、制芯工段应根据风向和采暖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在集中采暖地区,应布置在非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在非集中采暖地区,应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C选项,冲天炉熔炼不宜加萤石。 D选项,落砂清理可以采用机器人作业,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3.【单选题】根据《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8408)规定,下列关于栅栏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进口处应有引导栅栏,站台应有防滑措施
  • B.栅栏门应向内外两个方向开
  • C.栅栏门的内侧应设立止推块
  • D.栅栏门开启方向应与乘客行进方向一致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245-247 栅栏门开启方向应只有一个方向,并应与乘客行进方向一致。
  • 4.【单选题】【超纲题】金属压力容器投用后3年内应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之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确定。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执行每3年至6年检验一次的,其安全状况等级为( )。
  • A.1级
  • B.3级
  • C.2级
  • D.4级
  • 参考答案:B
  • 解析:【超纲题】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每3年至6年检验一次。
  • 5.【单选题】水质是影响蒸汽锅炉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锅炉在水质不良情况下长时间运行,可能造成锅炉事故,下列常见的锅炉事故中,可能因水质不良导致的是( )。
  • A.水击
  • B.锅炉结渣
  • C.满水
  • D.汽水共腾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163 形成汽水共腾原因(1)锅水品质太差。(2)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 6.【多选题】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有:最小点火能、着火延滞期、闪点、着火点、自燃点等。关于火灾危险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 B.一般情况下,着火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小
  • C.一般情况下,最小点火能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小
  • D.一般情况下,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小
  • E.一般情况下,着火延滞期越长,火灾危险性越大
  • 参考答案:ABC
  • 解析:教材页码:P252-262 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着火延滞期越长,火灾 危险性越小。 A选项:闪点是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液体越易被引燃,火灾危险性越大,说法正确。 B选项:着火点(燃点)是物质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越高,物质越难被点燃,火灾危险性越小,说法正确。 C选项:最小点火能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最小能量。最小点火能越高,越难被点燃,火灾危险性越小,说法正确。 D选项:自燃点是物质在无外界火源下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自燃点越低,越易自行燃烧,火灾危险性越大,说法错误。 E选项:着火延滞期是可燃物质从受热到着火的时间。着火延滞期越长,物质越难快速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小,说法错误。
  • 7.【单选题】某企业对污水提升井进行改造,施工前检测发现该提升井内存在硫化氢气体,体积浓度远远超过1%。该企业在制定改造施工方案时,应准备的呼吸道劳动保护用品是( )。
  • A.双罐式防毒口罩
  • B.全面罩导管式防毒面具
  • C.全面罩直接式防毒面具
  • D.送风长管式防毒面具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347-348 硫化氢可以使人窒息,故应选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故选项D选项。
  • 8.【单选题】从安全角度考虑,起重机设计时不须满足的条件是( )。
  • A.金属结构和机械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抗屈曲能力
  • B.整机必须具有必要的抗倾覆稳定性
  • C.原动机具有满足作业性能要求的功率、制动装置提供必需的制动力矩
  • D.连续调整额定起重量
  • 参考答案:D
  • 解析:起重机械安全正常工作的条件 (1)金属结构和机械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抗屈曲能力。 (2)整机必须具有必要的抗倾覆稳定性。 (3)原动机具有满足作业性能要求的功率,制动装置提供必需的制动力矩。
  • 9.【多选题】维修性是衡量产品在发生故障或失效时,实施维修难易程度和经济性的固有质量特性,提高产品的维修性可改善其系统效能,减少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为了使机械产品具有良好的维修性,需要进行有效的维修性设计。维修性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 )。
  • A.可达性
  • B.可靠性
  • C.维修人员的安全
  • D.维修人员的操作技能
  • E.零、组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
  • 参考答案:ACE
  • 解析:机械设备的维修性设计。设计应考虑机械的维修性,当产品一旦出故障,易发现、易拆卸、易检修、易安装,维修性是产品固有可靠性的指标之一。维修性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将维护、润滑和维修设定点放在危险区之外;检修人员接近故障部位进行检查、修理、更换零件等维修作业的可达性,即安装场所可达性(有足够的检修活动空间)、设备外部的可达性(考虑封闭设备用于人员进行检修的开口部分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设备内部的可达性(设备内部各零、组部件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安装空间) ;零、组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同时,必须考虑维修人员的安全。
  • 10.【单选题】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闪电冲击波的雷电类型是( )。
  • A.直击雷和感应雷
  • B.球雷和直击雷
  • C.球雷和闲电感应
  • D.直击雷、球雷和闪电感应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110-111 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闪电冲击波(闪电电涌)。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空间产生辐射电磁波。
◆煤矿安全
  • 1.【单选题】注水压力的高低取决于煤层透水性的强弱和钻孔的注水速度,透水性较弱的煤层采用中压注水。以下属于中压压力的是( )。
  • A.小于3MPa
  • B.2.45~7.84MPa
  • C.5~8MPa
  • D.小于8MPa
  • 参考答案:B
  • 解析:在煤层注水工程中,根据注水压力数值的高低又分为低压注水、中压注水和高压注水。这种分法目前尚无统一规定,习惯上认为小于2.45 MPa 为低压注水,大于2.45 MPa小于7.84 MPa 为中压注水大于7.84 MPa 为高压注水。我国煤层注水实际使用的水压最高不超过14.7 MPa ,其中大多属于中、低压注水。
  • 2.【单选题】下图为煤层顶底板示意图。图中符号“3”代表的是( )。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21010170340008941404-0bde6aaf0594/1628301301.png" style="width:100%;"/>;
  • A.基本顶
  • B.直接顶
  • C.伪顶
  • D.煤层
  • 参考答案:C
  • 解析:图中:1—基本顶;2—直接顶;3—伪顶;4—煤层;5—直接底。
  • 3.【单选题】下列关于矿山粉尘的性质及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引起矽肺病的主要因素
  • B.一般来说,尘粒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 C.粉尘组成中,小于10μm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 D.粉尘的吸附能力与粉尘颗粒的表面积有密切关系,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其吸附能力越弱
  • 参考答案:A
  • 解析:A选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含量越高,危害越大。游离二氧化硅是引起硅肺病的主要因素; B选项,一般来说,尘粒越小,对人的危害越大; C选项,粉尘组成中,小于5μm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D选项,粉尘的吸附能力与粉尘颗粒的表面积有密切关系,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其吸附能力也越强。
  • 4.【单选题】煤矿开采过程中将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称为(  )。
  • A.采煤工艺
  • B.开采方法
  • C.采空区处理
  • D.采煤系统
  • 参考答案:A
  • 解析:采煤工艺是指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采煤工作面内主要有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等工序。
  • 5.【单选题】潜孔钻机为一种冲击回转式钻机,凿岩时把产生冲击作用的冲击器和钻头潜入孔底,随着孔深的增加,冲击器和钻头随之向孔底进行冲击并推进。潜孔钻机穿孔效率比冲击绳钻机高( )。
  • A.1~2
  • B.2~3
  • C.3~4
  • D.4~5
  • 参考答案:B
  • 解析:潜孔钻机具有结构简单,穿孔速度较快,机械化程度高,可以打倾斜孔,制造费用低等优点,穿孔效率比冲击绳钻机高2~3倍,适用于中等硬度的岩石。
  • 6.【单选题】一台风机的吸风口连接到另一台风机的出风口上,同时运转,这种工作方式称为风机串联。关于风机串联运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风压特性曲线相同的风机串联工作效果好
  • B.风机串联不适用于因风阻大而风量不足的巷道
  • C.串联合成特性曲线与工作风阻曲线相匹配,增风效果差
  • D.风机串联只适用岩石巷道局部通风
  • 参考答案:A
  • 解析:超纲题 两台通风机串联运行时,应在阻力较大的管网中工作,当在某一管网中采用两台或多台通风机串联工作时,必须将通风机的压力曲线与管网阻力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上,并通过分析与比较后,再决定是否采用串联工作。
  • 7.【单选题】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型爆炸时,作业人员可采取的自救与互救措施不包括( )。
  • A.应佩戴好自救器,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
  • B.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
  • C.充分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
  • D.对受伤严重的矿工立即将其撤出
  • 参考答案:D
  • 解析:对受伤严重的矿工也要为其佩戴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并且 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啊室待救。充分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 难地点的生存条件。在事故初期,必须停止掘进工作面通风,人员不要着急撤退,可以退 回掘进巷道,如果掘进巷道中无有害气体或者浓度较低,可以静卧在巷道里面,待巷道中 氧气降低到人员呼吸所需的极限浓度时,再打开隔离式自救器呼吸。遇险人员要随时观察 外面巷道的通风和烟流变化趋势,一般说来,只要通风系统没有遭受过分严重的破坏,主 要通风机保持连续稳定运转,爆炸后过一定时间,灾区爆炸产物就会被稀释到安全浓度, 此时再组织大家撤离,效果最好,这种成功的案例特别多。
  • 8.【单选题】天然的或因采掘工作形成的孔洞、裂隙内,积存着大量高压( ),当采掘工作接近这样的地区时,高压瓦斯就能沿裂隙突然喷出。
  • A.游离瓦斯
  • B.吸附瓦斯
  • C.积聚瓦斯
  • D.高浓度瓦斯
  • 参考答案:A
  • 解析:产生瓦斯喷出的原因是:天然的或因采掘工作形成的孔洞、裂隙内,积存着大量高压游离瓦斯,当采掘工作接近或沟通这样的地区时,高压瓦斯就能沿裂隙突然喷出。
  • 9.【单选题】采区设计指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的方案设计和采区施工图设计。进行采区设计的步骤有:①掌握设计依据,明确设计任务;②酝酿方案,编制设计方案;③编制采区设计;④深入现场,调查研究;⑤设计方案审批:⑥设计实施与修改。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④②⑤③⑥
  • C.①④⑤②③⑥
  • D.①⑤②④③⑥
  • 参考答案:B
  • 解析:采区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①掌握设计依据,明确设计任务;②深入现场,调查研究;③酝酿方案,编制设计方案;④设计方案审批;⑤编制采区设计;⑥采区设计的实施与修改。
  • 10.【单选题】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为( )。
  • A.0~0.1%
  • B.0~0.2%
  • C.0~0.3%
  • D.0~0.4%
  • 参考答案:B
  • 解析: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能连续或点检测作业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仪器开机即可检测,检测范围为0~0.2%。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 1.【单选题】调洪演算的目的是根据既定的排洪系统确定所需的调洪库容及泄洪流量。其中,一般用于尾矿库排洪设施排洪能力的估算方法是(  )。
  • A.推理公式法
  • B.近似公式法
  • C.综合单位线法
  • D.水量平衡法
  • 参考答案:B
  • 解析:近似公式法一般用于尾矿库排洪设施排洪能力的估算,尾矿库准确的调洪演算应采用水量平衡法进行计算。当尾矿库调洪库容大于一次24h洪水总量时,洪水排出时间应小于72h。
  • 2.【单选题】排土场基础较好或不良地基经过有效处理的;排水沟及泥石流拦挡设施符合设计要求;用余推力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大于1.15的排土场,属于( )安全度级别。
  • A.危级
  • B.危险级
  • C.病级
  • D.正常级
  • 参考答案:D
  • 解析: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为正常: ①排土场基底较好或不良基底经过有效处理的。 ②排土场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余推力法安全系数大于1. 15 ,生产正常的。 ③排水沟及泥石流拦挡设施符合设计要求。
  • 3.【单选题】矿山充填系统是矿山生产系统之一。其中,充填材料的输送方法不包括(  )。
  • A.水力输送
  • B.风力输送
  • C.机械充填
  • D.人力充填
  • 参考答案:D
  • 解析:此题考核充填材料的输送方法。充填材料的输送方法包括: ①水力输送。在地面充填制备站,经过充填管路,利用倍线自重输送,或用泵将水砂充填或胶结充填材料送往井下采场进行充填。 ②风力输送。一般是在井下设置充填站,制备胶结充填或干式充填材料,再通过管路,用压气输入采场进行充填。 ③机械充填。干式充填材料经常是通过充填井下井,再转运到采场,通过电耙或抛掷机进行充填。
  • 4.【单选题】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按含水岩层空隙的性质,通常把地下水分为(   )。
  •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 B.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 C.淡水、半咸水、咸水
  • D.渗入水、凝结水、埋藏水
  • 参考答案:A
  • 解析:<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112140344634204170-08ba66054e8a/1113586301.jpg" style="width:100%;"/>
  • 5.【单选题】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   )。
  • A.潜水
  • B.承压水
  • C.裂隙水
  • D.地下水
  • 参考答案:C
  • 解析:<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112140345420170867-01e24f68b1c0/1113586300.png" style="width:100%;"/> 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裂隙水的特点是水量一般不大,水压往往较大。 当与其他水源无水力联系时,涌水量会逐渐减少,乃至疏干;反之,涌水量便会逐步增加,易造成突水事故。
  • 6.【单选题】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按含水岩层空隙的性质,通常把地下水分为( )。
  •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 B.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 C.淡水、半咸水、咸水
  • D.渗入水、凝结水、埋藏水
  • 参考答案:A
  • 解析:<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70816283259623019a-1853091562d7/20240708142028c8d0.png" style="width:100%;"/>
  • 7.【单选题】非金属矿山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   )级以上的,当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延期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参考答案:B
  • 解析:《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二十条,非煤矿矿山企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当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延期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一)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 (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二级以上的; (三)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的; (四)未发生死亡事故的。
  • 8.【单选题】工程地质调查中,通常以一定原则对岩土进行科学分类,以下分类合理的是(   )。
  • A.岩质岩石、半岩质岩石、黏性土、非黏性土、特种成分、状态土
  • B.岩质岩石、岩浆岩石、黏性土、黄土、冻土
  • C.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 D.软土、黄土、黏土、膨胀土、冻土
  • 参考答案:A
  • 解析:在工程地质工作中,必须按一定原则将岩土进行科学分类,才能正确地调查掌握各种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开展工程地质研究。 目前较通用的是下列分类: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11214034440454605a-8285418b203b/table_59200.png" style="width:100%;"/> 岩体结构特征是岩体在长期成岩及形变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结构面是地质发展历史中,尤其是变形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两维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界面和不连续面,如层面、片理面、节理面、断层面等。结构体是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将岩体切割而成的单元块体。影响岩体特性的因素很多。在进行岩体结构特征调查时。应着重研究结构面的特性、结构体(岩块)的坚固性、岩体的完整性和岩体质量系数4个主要因素。
  • 9.【单选题】露天开采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其中,推到最终境界线的台阶所组成的空间曲面称为(  )。
  • A.地表出口
  • B.最终边帮
  • C.出入沟
  • D.工作台阶
  • 参考答案:B
  • 解析:露天开采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每一水平分层称为一个台阶。每一台阶在其所在水平面上的任何方向均以同一台阶水平的最终境界为限。推到最终境界线的台阶所组成的空间曲面称为最终边帮。为了开采一个台阶并将采出的矿岩运出采场,需要在本台阶及其上部各台阶修建至少一条具有一定坡度的运输通道,称为斜坡道或出入沟。
  • 10.【单选题】通常将运输剥离下的废石到废石场进行排弃称作排土工作。影响排土工作经济效率的因素包括(  )。
  • A.废石场的位置
  • B.废石场的稳固性
  • C.废石场污染的防治
  • D.废石场的复田
  • 参考答案:A
  • 解析:排土工作的经济效率主要取决于废石场的位置、排土方法和排土工艺的合理选择。 A正确。 排土工作的内容涉及废石的排弃工艺、废石场的建立与发展规划、废石场的稳固性、废石场污染的防治、废石场的复田等方面。
◆化工安全
  • 1.【单选题】石油库应设置专人负责消防管理工作,定期巡检消火栓,每(  )做一次消火栓出水试验。
  • A.周
  • B.月
  • C.季度
  • D.半年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321-322 本题考查的是消防管理。定期巡检消火栓,每季度做一次消火栓出水试验。
  • 2.【单选题】石油天然气场站总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特点、火灾危险性等级、地形、风向等因素。下列关于石油天然气场站布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锅炉房、加热炉等有明火或散发火花的设备,宜布置在场站或油气生产区边缘
  • B.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和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可能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C.甲、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站场地势较高处
  • D.在山区设输油站时,为防止可燃物扩散,宜选择窝风地段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353-378 B选项错误,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和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c选项错误,甲、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站场地势较低处,当受条件限制或有特殊工艺要求时,可布置在地势较高处,但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液体流散的措施。D选项错误,在山区,应避开山洪及泥石流对站场造成威胁的地段,应避开窝风地段。
  • 3.【单选题】(  )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 A.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 B.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方法
  •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
  • D.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84-94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 4.【单选题】南通一单位在用的2-氰基-4-硝基-6-溴苯胺金属反应釜,投用3年后进行了首次定期检验,确定安全状况等级为2级,该设备定期检验周期为( )。
  • A.6年
  • B.5年
  • C.4年
  • D.3年
  • 参考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核知识点为特种设备。 金属压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3 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 (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检验一次。 (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每3~6年检验一次。 (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4)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 5.【单选题】针对不同的反应工艺危险度等级,需要建立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下列选项中关于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1级的工艺过程,配置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主要反应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及自动调节即可
  • B.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2级的工艺过程,应配置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主要反应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及自动调节即可
  • C.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3级的工艺过程,无需设置紧急切断、紧急终止反应、紧急冷却降温等控制设施
  • D.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5级并必须实施产业化的项目,无需设置完善的超压泄爆设施
  • 参考答案:A
  • 解析:A项,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1级的工艺过程,应配置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主要反应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及自动调节。 B项,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2级的工艺过程,在配置常规自动控制系统,对主要反应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及自动调节(DCS或PLC)的基础上,要设置偏离正常值的报警和联锁控制,在非正常条件下有可能超压的反应系统,应设置爆破片和安全阀等泄放设施。根据评估建议,设置相应的安全仪表系统。 C项,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3级的工艺过程,在配置常规自动控制系统,对主要反应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及自动调节,设置偏离正常值的报警和联锁控制,以及设置爆破片和安全阀等泄放设施的基础上,还要设置紧急切断、紧急终止反应、紧急冷却降温等控制设施。根据评估建议,设置相应的安全仪表系统。 D项,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达到5级并必须实施产业化的项目,在设计时,应设置在防爆墙隔离的独立空间中,并设置完善的超压泄爆设施,实现全面自控,除装置安全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对于进入隔离区有明确规定的,反应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应进入所限制的空间内。
  • 6.【单选题】油船是安全重点保护单位,为确保油运事业的安全发展.油船在装卸及正常维护检修过程中应有相关的安全规定,下列关于油船安全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不得在甲板、油舱附近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
  • B.装卸一、二级石油时,禁止使用电瓶充电和明火炉灶
  • C.穿钉、铁鞋应注意走路轻走
  • D.杜绝任何油品和高温管系、电缆接触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341-343 禁止穿带钉的鞋、靴。 所以本题C选项说法错误。
  • 7.【单选题】高处作业中经常需要使用梯子,在使用中常常因梯子质量、放置、监护等环节出现疏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关于梯子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梯子与地面的倾斜度一般为30°~40°
  • B.禁止两人同登一梯,不准在梯子顶档作业
  • C.靠在管线上使用梯子,其上端必须设有挂钩或用绳索绑住
  • D.人字梯须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关的拉链,使用前一定要做好检查
  • 参考答案:A
  • 解析:在使用梯子时应注意的要求包括: ①在使用木竹梯子之前,应检查其有无损坏,凡有腐朽枯节、裂纹、虫蛀等缺陷时,不得使用。不得把短梯拼接成长梯使用。 ②在使用前,必须把梯子安置牢固,不可使其摇动或倾斜过度。在光滑坚硬的地面上使用梯子时,需在地面上垫草袋子或橡胶板,并用绳索将梯子下端与固定物绑紧。也可以设专人在下面扶梯子。 ③在梯子上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倾斜度一般为55°~60°。 ④禁止两人同登一梯,不准在梯子顶档作业。 ⑤对于需要的物件,可在爬到作业的高度后再用绳索提上,或者装在工具袋内,用绳索传递。 ⑥靠在管线上使用梯子,其上端必须设有挂钩或用绳索绑住。 ⑦人字梯须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关的拉链,使用前一定要做好检查。 ⑧在道路上使用梯子时,下面应有监护人;梯子不应放在门前使用,防止门突然开启或关闭时出现问题。 ⑨人在梯子上时,禁止移动梯子。上下梯子时,应两手抓紧梯子,严禁从梯子上滑下。
  • 8.【单选题】《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把危险货物包装分成3类。当( )时应采用第Ⅰ类包装。
  • A.货物具有较小危险性
  • B.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
  • C.货物具有较大危险性
  • D.货物不具有危险性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349 根据《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 ( GB/T 15098) 规定,除了爆炸品、气体、有机过氧化物和自反应物质、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及净质量大于 400 kg 和容积大于 450L 的包装外,其他危险货物按其内装物的危险程度将包装划分为3种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盛装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货物; Ⅱ类包装:盛装具有中等危险性的货物; Ⅲ类包装:盛装具有较小危险性的货物。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 9.【单选题】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Ⅱ类设备的EPL分为Ga、Gb、Gc三级;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的Ⅲ类设备的EPL分为Da、Db、Dc三级。关于设备保护等级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Ga、Dc级的设备在罕见的故障条件下不会成为点燃源
  • B.Gb、Gc级的设备在预期的故障条件下不会成为点燃源
  • C.Db、Dc级的设备在预期的故障条件下不会成为点燃源
  • D.Ga、Da级的设备在罕见的故障条件下不会成为点燃源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253-268 (1)Ma、Ga、Da级的设备具有“很高”的保护等级.该等级具有足够的安全程度,使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在预期的故障条件下或者在罕见的故障条件下不会成为点燃源。对Ma级来说,甚至在气体突出时设备带电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成为点燃源。 (2)Mb、Gb、Db级的设备具有“高”的保护等级,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在预期的故障条件下不会成为点燃源。对Mb级来说,在从气体突出到设备断电的时间范围内,预期的故障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点燃源。 (3)Gc、Dc级的设备具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具有“加强”的保护等级,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会成为点燃源,也可采取附加保护,保证在点燃源有规律预期出现的情况下(如灯具的故障),不会点燃。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选项。
  • 10.【单选题】储罐清洗方法有人工清罐和机械清罐两种。下列有关储罐清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常情况下,轻质油罐每三年清洗一次,重质油罐每四年清洗一次
  • B.无论何种情况,储罐到清洗年限后必须清洗
  • C.人工清罐时,盲板不可漏加,要在介质管线上加隔离盲板,不能在氮封设施和蒸汽线上加装盲板
  • D.机械清罐时,各机器的电机旁、清洗油罐的检修孔旁、罐顶配置足够的灭火器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324-326 AB两项,储罐清洗特点包括:正常情况下,轻质油罐每三年清洗一 次,重质油罐每五年清洗一次。影响产品质量时,可随时进行清洗。如果储罐使用频率较低,到清洗年限后确实较干净,经相关部门确认后,可适当延期使用。 C项,人工清罐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盲板不可漏加,特别是有氮封设施和加热设施的储罐。不仅在介质管线上加隔离盲板,还要在氮封设施和蒸汽线(或热水线)上加装盲板。 D项,机械清罐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各机器的电机旁、清洗油罐的检修孔旁、罐顶配置足够的灭火器。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金属冶炼安全
  • 1.【单选题】(  )的作用是将合格生球依次经过鼓风干燥、抽风干燥、预热、焙烧、均热、一次冷却和二次冷却等若干工艺段,从而完成脱水、预热、氧化、高温固结和冷却等,以使球团矿理化性能和冶金性能满足高炉冶炼要求。
  • A.带式焙烧机
  • B.回转窑
  • C.链篦机
  • D.高压辊磨机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33-46 A项,带式焙烧机是带式焙烧机球团法生产工艺的热加工设备,其作用是将合格生球依次经过鼓风干燥、抽风干燥、预热、焙烧、均热、一次冷却和二次冷却等若干工艺段,从而完成脱水、预热、氧化、高温固结和冷却等,以使球团矿理化性能和冶金性能满足高炉冶炼要求。 B项,回转窑是对散状物料或浆状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的一种回转圆筒形的煅烧设备,在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系统中用于完成氧化球团的焙烧工序。 C项,链篦机是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法生产工艺的专用履带式热工设备,其作用是将合格生球依次经过抽风干燥段区域和预热段区域,从而完成脱水、预热、氧化过程,之后经铲料板送入回转窑中。 D项,高压辊磨机是在传统辊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通过给活动辊施以高压使得边界受约束的物料通过两个相向转动的辊子受挤碎产生细粒级。
  • 2.【单选题】某种气体临界温度为-36℃,则该种气体为(  )。
  • A.压缩气体
  • B.高压液化气体
  • C.低压液化气体
  • D.其他气体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297-299 《瓶装气体分类》(GB/T 16163—2012)明确了瓶装气体的分类原则:临界温度低于或等于-50℃的气体为压缩气体。临界温度高于-50℃且低于或等于65℃的气体为高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高于65℃的气体为低压液化气体。
  • 3.【单选题】炼焦生产的基本原料是来自于煤,煤经过洗选后,可用于生产冶金焦的是( )。
  • A.原煤
  • B.精煤
  • C.中煤
  • D.煤泥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2-3 炼焦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炼焦煤,是原煤经洗选筛分出的精煤。
  • 4.【单选题】下列防止工业燃油着火的安全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点燃烧嘴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然后供给重油
  • B.最好采用电点燃等先进安全的点火方法
  • C.小于5 m【sup|3】的消耗油罐可以放在车间内,但应安装在单独的房间内
  • D.重油炉的车间内要配备灭火栓和消防水池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225-236 重油炉的车间内要配备泡沫灭火器和消防沙池。油品类火灾严禁用水灭。
  • 5.【单选题】下列关于残极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车间平面人行通道、悬链通道应分开设置。避免交叉
  • B.人员进入含尘、有害气体作业现场,应佩戴好防护眼镜及呼吸器或防护口置
  • C.装残极时,应将小车挂斗单孔挂好方可排除
  • D.作业时严禁在平台车托盘上站人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357-359 装残极时,应将小车挂斗两孔挂好方可排除,不应小车单孔挂残极;作业时严禁在平台车托盘上站人,平台车行走区域严禁站人;设备运输中严禁清扫、擦拭设备。
  • 6.【单选题】炼钢浇注工序主要的事故类别包括灼烫、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等。关于浇注生产操作安全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浇注前,仔细检查结晶器内表面,确保干净干燥
  • B.对新结晶器和检修后的结晶器,进行水压试验
  • C.引锭杆头送入结晶器时,作业人员站在正面观察运行状态
  • D.出现结晶器冷却水减少报警时,立即停止浇注
  • 参考答案:C
  • 解析:浇注之前,应仔细检查结晶器,其内表面应干净并干燥,引锭杆头送入结晶器时,正面不应有人,应仔细填塞引锭头与结晶器壁的缝隙,按规定放置冷却废钢等物料。
  • 7.【单选题】下列装置中全部与配煤有关的是( )。
  • A.筒体、给料装置、核子称
  • B.迁车台、筒体、热风管
  • C.下料装置、核子称、热风管
  • D.下料装置、筒体、迁车台
  • 参考答案:A
  • 解析:配煤装置目前有独立配煤和储配合一的筒仓煤库两种方式。配煤操作和系统组成大体相同,其主要组成部分有:筒体、下料装置、给料设备、称量设备(电子秤或核子秤)和控制系统。为防止堵料,还设有空气炮等辅助系统。
  • 8.【单选题】【题干不完整】目前,我国氧化铅生产企业广泛采用...法生产工艺,其.....由工序.....使用管道.....关于管道化....装置....,正确的是( )
  • A.【选项不完整】管道化......设备进行管理
  • B.【选项不完整】冷......新蒸汽总管应至少设置1个安全阀
  • C.打开阀门异常时,可以用橡胶锤敲打,以免敲坏阀门
  • D.管道化溶出装置及蒸汽管道在启动时,应保留内部冷凝水,并逐步提温
  • 参考答案:A
  • 解析:冷凝水自蒸发器、蒸汽缓冲器、新蒸汽总管上应设置安全阀,每台压力容器或每处应设置不少于 2 个安全阀,并应确保泄压排出点符合安全要求。B选项错。 活动阀门时,禁止用锤敲打,以免损坏阀门、刺料伤人。C选项错。 管道化溶出装置及蒸汽管道在启动时,应排出内部冷凝水,方可逐步提温。D选项错。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本题答案为A选项。
  • 9.【单选题】架空煤气管道(上方通过)与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的最小垂直净距,不符合规定的是( )。
  • A.架空煤气管道与1 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外侧边缘的最小垂直净距是1.5m
  • B.架空煤气管道与1~30 kV架空电力线路外侧边缘的最小垂直净距是3.0 m
  • C.架空煤气管道与35~110 kV架空电力线路外侧边缘的最小垂直净距是6.0 m
  • D.架空煤气管道与φ320 mm燃油管的最小垂直净距是0.3 m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253-255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7221539488351634ca-eff6a9ff1c8f/20240722115234bc6b.png" style="width:100%;"/>
  • 10.【单选题】机械加工厂房内的噪声很大,很容易对作业者的听力造成损害。为降低噪声危害,企业应优先选用的措施是( )。
  • A.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
  • B.降低噪声源
  • C.设置隔声室
  • D.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等控制措施
  • 参考答案:B
  • 解析: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建筑施工安全
  • 1.【单选题】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领域的多发事故类别,加强安全防护是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有效手段。关于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要求,错误的是( )
  • A.攀登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B.通道附近的洞口,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 C.高处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 D.脚手架搭设时,作业人员应佩戴三点式安全带,并按规定正确使用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94-95 A选项正确,攀登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方可作业。 B选项正确,通道附近的洞口,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C选项正确,高处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D选项错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的公告》,三点式安全带属于禁止使用工艺。
  • 2.【单选题】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 )。
  • A.Ⅳ类手持电动工具
  • B.Ⅲ类手持电动工具
  • C.Ⅱ类手持电动工具
  • D.Ⅰ类手持电动工具
  • 参考答案:B
  • 解析: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操作过程中,应有专人在外面监护。
  • 3.【单选题】砂轮锯开始工作时,应用手调方式使砂轮片和工件之间留有适当间隙。砂轮片要慢慢向工件给进,力量要小,用力均匀,切不可有冲击现象。下列关于砂轮锯安全要求中正确的是( )。
  • A.操作者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防击打的护目镜
  • B.工作地点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加强防火措施
  • C.切割装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采用湿式作业
  • D.工作中砂轮机附近及正后方严禁站人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58 砂轮锯安全要求: (1)工作前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服,不要穿过于肥大的外套,不许裸身、穿背心、短裤、凉鞋等。 (2)操作者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防击打的护目镜。A选项正确。 (3)工作地点要保持清洁,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B选项错误。 (4)砂轮机必须安装有防护罩。 (5)开始工作时,应用手调方式使砂轮片和工件之间留有适当间隙,砂轮片要慢慢向工件给进,力量要小,用力均匀,切不可有冲击现象。机器运转时,操作者不能离开工作地点,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并把砂轮锯退出工作部位。 (6)不准切割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件或各种密闭件,C选项错误。 (7)工作中砂轮机附近及正前方严禁站人。D选项错误。 (8)砂轮锯必须专人操作。
  • 4.【单选题】接地装置由埋入地下的接地体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接地体可分为自然和人工接地体两类。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作人工垂直接地体的是( )
  • A.圆钢
  • B.角钢
  • C.螺纹钢
  • D.钢管
  • 参考答案:C
  • 解析: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 5.【单选题】某工程项目部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管理因素的是( )。
  • A .违章指挥
  • B .违章作业
  • C .监护失误
  • D .安全投入不足
  • 参考答案:D
  • 解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22),人的因素:代码12表示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201表示指挥错误、120101表示指挥失误、120102表示违章指挥;代码1203表示监护失误。管理因素:代码44表示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选项D正确。
  • 6.【单选题】下列关于桥式、门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起重机在没有障碍物的线路上运行时,吊钩或吊具以及吊物地面,必须离地面1m以上
  • B.吊运小于额定起重量70%的物件,允许两个机构同时作用
  • C.具有主、副钩的桥式起重机,可同时上升或下降主、副钩
  • D.吊钩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卷筒上必须保留有两圈以上的安全绳圈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39-42 A选项错误,工作中,桥架上不许有人或用吊钩运送人。起重机在没有障碍物的线路上运行时,吊钩或吊具以及吊物底面,必须离地面2m以上。越过障碍物时,须超过障碍物0.5m高。 B选项错误,吊运小于额定起重量50%的物件,允许两个机构同时作用;吊大于额定起重量50%的物件,则只可以一个机构动作。 C选项错误,具有主、副钩的桥式起重机,不要同时上升或下降主、副钩(特殊例外); D选项正确,吊钩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卷筒上必须保留有两圈以上的安全绳圈。
  • 7.【单选题】蛙式打夯机和振动冲击夯是常见的夯土机械。下列关于蛙式打夯机和振动冲击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蛙式打夯机不能用于夯实坚硬或软硬不均相差较大的地面
  • B.振动冲击夯不得在水泥路面和其他坚硬地面作业
  • C.凡需搬运蛙式打夯机时必须切断电源.不准带电搬运
  • D.振动冲击夯正常作业时,应使劲往下压手把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57-58 蛙式打夯机技术要求: (1)蛙式打夯机只适用于夯实灰土、素土地基以及场地平整工作,不能用于夯实坚硬或软硬不均相差较大的地面(A选项正确),更不得夯打混有碎石、碎砖的杂土。 (2)凡需搬运蛙式打夯机时必须切断电源,不准带电搬运(C选项正确)。 (3)相互间的胶皮电缆不要缠绕交叉,并远离夯头。 振动冲击夯技术要求: (1)振动冲击夯适用于黏性土、砂及砾石等散状物料的压实,不得在水泥路面和其他坚硬地面作业(B选项正确)。 (2)正常作业时,不得使劲往下压手把(D选项错误),影响夯机起跳高度。 (3)内燃冲击夯不宜在高速下连续作业,不得在高速运转时突然停车。 (4)电动冲击夯接线头不得松动及引起漏电。严禁冒雨作业。
  • 8.【单选题】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是( )。
  • A.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 B.拆梁底模→拆梁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
  • C.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底模→拆梁侧模→拆楼板底模
  • D.拆楼板底模→拆梁底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柱侧模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170-171 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是,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故选择A选项。
  • 9.【单选题】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作业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停止作业
  • B.立即撤离
  • C.继续施工
  • D.大声呼救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122 本题考察安全基本规定: 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 故选择A选项。
  • 10.【单选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要求,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批准人是(  )。
  • A.项目技术负责人
  •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C.项目负责人
  • D.总监理工程师
  • 参考答案:B
  • 解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
◆道路运输安全
  • 1.【单选题】下列关于隧道行车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提前减速
  • B.不得变更车道
  • C.远光灯照明
  • D.保持车距
  • 参考答案:C
  • 解析:隧道和夜间行车不同,隧道内光线虽然也较暗,但是外界亮度很高,会出现视力的明暗适应过程,驾驶员应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谨慎行驶: ①提前减速。建议进入隧道前100m时减速,隧道入口处往往会有提示标志。 ②保持车距。刚进隧道时光线骤然变暗,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制动减速,此时容易追尾。因此,最好拉开足够的安全距离。 ③正确使用灯光。进入隧道要开启车灯,但不要开远光灯,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远光灯可能使驾驶员视觉瞬间致盲,容易出现危险。 ④禁止超车,不得变更车道。由于隧道内特别是隧道口内外光照亮度相差较大,且通常只有两条车道,请务必按照所在车道行驶,不要超车。 ⑤防止疲劳。隧道内环境单调,驾驶员容易出现疲劳诱发事故。此外,隧道洞口的道路断面可能会出现突变,要时刻警醒,防止在进入洞口时因疲劳撞上洞壁。
  • 2.【单选题】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其重型货运车辆、牵引车上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  )小时。
  • A.5
  • B.4
  • C.6
  • D.2
  • 参考答案:B
  • 解析: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 3.【单选题】关于化学性眼烧伤,说法错误的是( )。
  • A.迅速在现场用清水冲洗
  • B.冲洗时眼睛一定要闭上
  • C.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进行清洗。
  • D.稍微清洗后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 参考答案:B
  • 解析:B 错,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清水冲洗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进行清洗。 4.稍微清洗后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 4.【单选题】某客车运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张某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下列关于张某报告隐患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 A.立即报告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
  • B.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市政主管部门
  • C.立即报告客车运营企业有关负责人
  • D.立即报告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
  • 参考答案:C
  • 解析:《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5.【单选题】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计算周期从( )开始。
  • A .从业资格考试合格
  • B .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
  • C .初次签注诚信考核等级
  • D .初次执行货运任务
  • 参考答案:B
  • 解析: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实行计分制,考核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20分,从道路运输驾驶员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件之日起计算,一 个考核周期届满,经签注诚信考核等级后,该考核周期内的计分予以清除,不转入下一个考核周期。
  • 6.【单选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除第1类、第2类(不含气溶胶)、第7类、5.2项、6.2项以及4.1项自反应物质和某些物品以外的危险货物,其中Ⅱ类包装为( )。
  • A.具有极高危险性的物质
  • B.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
  • C.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
  • D.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 参考答案:C
  • 解析: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除第1类、第2类(不含气溶胶)、第7类、5.2项、6.2项以及4.1项自反应物质和某些物品以外的危险货物,根据其危险程度划分为3个包装类别,具体如下: (1)Ⅰ类包装: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 (2)Ⅱ类包装: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 (3)Ⅲ类包装: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 7.【单选题】对对象的大小、形状、距离、体积和方位等的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是指( )
  • A.空间知觉
  • B.时间知觉
  • C.运动知觉
  • D.感知能力
  • 参考答案:A
  • 解析:知觉是比感觉更为复杂的认知形式,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知觉又可分为: (1)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的大小、形状、距离、体积和方位等的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和顺序性的反应。 (3)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上的知觉,与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以及物体的运动速度密切相关。
  • 8.【单选题】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是( )
  • A.钾
  • B.钠
  • C.镁
  • D.柴油
  • 参考答案:D
  • 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 B 类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 类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和扑救 E 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钾、钠、镁等轻金属火灾。
  • 9.【单选题】甲胺UN号1061,甲胺溶于水后形成甲胺水溶液,其具有可燃性和腐蚀性,下列标志能够表达其危险特性的是( )
  • A.<img src="/upload/paperimg/202511011813275404313c8-e03335da9ff9/202511011422472d94.png" style="width:100%;"/>
  • B.<img src="/upload/paperimg/202511011813275404313c8-e03335da9ff9/20251101142247348f.png" style="width:100%;"/>
  • C.<img src="/upload/paperimg/202511011813275404313c8-e03335da9ff9/202511011422475c39.png" style="width:100%;"/>
  • D.<img src="/upload/paperimg/202511011813275404313c8-e03335da9ff9/202511011422471a45.png" style="width:100%;"/>
  • 参考答案:A
  • 解析:甲胺水溶液具有可燃性和腐蚀性,A选项符合要求。
  • 10.【单选题】下列关于隧道行车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提前减速
  • B.不得变更车道
  • C.远光灯照明
  • D.保持车距
  • 参考答案:C
  • 解析:隧道和夜间行车不同,隧道内光线虽然也较暗,但是外界亮度很高,会出现视力的明暗适应过程,驾驶员应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谨慎行驶: ①提前减速。建议进入隧道前100m时减速,隧道入口处往往会有提示标志。 ②保持车距。刚进隧道时光线骤然变暗,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制动减速,此时容易追尾。因此,最好拉开足够的安全距离。 ③正确使用灯光。进入隧道要开启车灯,但不要开远光灯,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远光灯可能使驾驶员视觉瞬间致盲,容易出现危险。 ④禁止超车,不得变更车道。由于隧道内特别是隧道口内外光照亮度相差较大,且通常只有两条车道,请务必按照所在车道行驶,不要超车。 ⑤防止疲劳。隧道内环境单调,驾驶员容易出现疲劳诱发事故。此外,隧道洞口的道路断面可能会出现突变,要时刻警醒,防止在进入洞口时因疲劳撞上洞壁。
◆其他安全
  • 1.【单选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 )内,将事故信息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A.1小时
  • B.2小时
  • C.24小时
  • D.7天
  • 参考答案:A
  •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2.【单选题】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通过对作业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三个要素计算得出评定结果,用评定结果评估作业风险大小的一种评价方法。某矿山作业条件危险性要素相关参数见下表。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112135818979180154-495afd3bb75f/202309151432066d04.png" style="width: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泵房危险性值为6
  • B.水泵房危险性值为18
  • C.炸药库危险性值为48
  • D.炸药库危险性值为600
  • 参考答案:D
  • 解析:LEC法进行评价时,风险分值D=L×E×C,水泵房危险值6×6×6=216,炸药库危险值为3×5×40=600。
  • 3.【单选题】针对直击雷、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雷电行进波(冲击波)所带来不同的危害方式,人们设计了多种防雷装置。下列防雷装置中,用于直击雷防护的是( )。
  • A.阀型避雷器
  • B.易击穿间隙
  • C.电涌保护器
  • D.避雷针(接闪杆)
  • 参考答案:D
  • 解析:外部防雷,即针对直击雷的防护,不包括防止外部防雷装置受到直接雷击时向其他物体的反击。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
  • 4.【单选题】下列关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预防间接接触电击保护,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电击的补充保护
  • B.漏电时立即切断电源将会造成其他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场所和设备,应装设不切断电源的报警式漏电保护装置
  • C.防止触电的漏电保护装置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装置,动作电流应在50mA及50mA以下
  • D.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以漏电电流或触电电流为动作信号
  • 参考答案:C
  • 解析: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和直接接触电击。用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时,只作为基本防护措施的补充保护措施。选项A正确 对于公共场所的通道照明电源和应急照明电源、消防用电梯及确保公共场所安全的电气设备、用于消防设备的电源(如火灾报警装置、消防水泵、消防通道照明等)、用于防盗报警的电源,以及其他不允许突然停电的场所或电气装置的电源,漏电时立即切断电源将会造成其他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在这些情况下,应装设不切断电源的报警式漏电保护装置。选项B正确 动作电流30mA及30mA以下的属高灵敏度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触电事故;30mA以上、1000mA及1000mA以下的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000mA以上的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故障。选项C错误 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以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为动作信号,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以漏电电流或触电电流为动作信号。动作信号经处理后带动执行元件动作,促使线路迅速分断。选项D正确
  • 5.【单选题】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先按释放源级别划分区域再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关于爆炸危险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禁止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B.通风不良可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但通风良好不可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C.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
  • D.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
  • 参考答案:C
  • 解析:划分危险区域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和通风条件,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2)如通风良好,可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如通风不良,可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选项B错误 (3)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选项A错误 (4)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5)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 6.【单选题】下列关于爆炸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炔管线连接处尽量采用法兰
  • B.用氯苯代替汽油
  • C.天然气系统投用前,采用氧气吹扫系统中的残余杂物
  • D.必须使用通风的方法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的1/4以下
  • 参考答案:B
  • 解析:选项A错误,对爆炸危险度大的可燃气体(如乙快、氢气等)以及危险设备和系统,在连接处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减少法兰连接。 选项B正确,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使用汽油、丙醇、乙醇等易燃溶剂的生产,可以用四氯化碳、三氯乙烷或丁醇、氯苯等不燃溶剂或危险性较低的溶剂代替。 选项C错误,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惰性气体吹扫置换。 选项D错误,通风的方法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不致达到危险的程度,一般应控制在爆炸下限1/5以下。
  • 7.【单选题】根据指数的划分以及作业位置的不一样,可以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关于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如打字员,属于Ⅰ级(轻劳动)
  • B.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司机,属于Ⅲ级(重劳动)
  • C.立姿,如仪器操作人员,属于Ⅱ级(中等劳动)
  • D.臂或者躯干负荷工作,如风动工具操作员,属于Ⅳ级(极重劳动)
  • 参考答案:A
  • 解析:<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112135818979180154-495afd3bb75f/20230915145115f362.png" style="width:100%;"/>
  • 8.【单选题】圆锯机是常用的木材加工机械设备。关于圆锯机的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锯片与法兰盘应与锯轴的中心线垂直,防止锯片摆动
  • B.圆锯片间断断裂3齿或出现裂纹时应停止使用,更换锯片必须锁定主轴
  • C.引导边应是楔形的,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圆锯片半径
  • D.分料刀顶部应不低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与锯片最近点的距离不超过3mm,其他各点与锯片的距离不得超过8mm
  • 参考答案:B
  •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锯片与法兰盘应与锯轴的旋转中心线垂直,防止锯片旋转时的摆动;锯片与法兰盘应与锯轴同心,防止产生不平衡离心力。 选项B说法错误,圆锯片连续断裂2齿或出现裂纹时应停止使用,圆锯片有裂纹不允许修复使用。若更换锯片时必须锁定主轴,应提供主轴锁定装置。 选项C说法正确,分料刀的引导边应是楔形的,以便于导入。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圆锯片半径。 选项D说法正确,分料刀顶部应不低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3mm,其他各点与锯片的距离不得超过8mm。
  • 9.【单选题】起重特性曲线是衡量起重机超载能力的重要指标,表示起重机在一定幅度下允许起吊的最大重量,与多个因素有关。下列因素中,与确定塔式起重特性曲线无关的是(  )。
  • A .起升高度
  • B .起升机构的强度
  • C .最大安全工作载荷
  • D .起重力矩限制器控制的设定值
  • 参考答案:A
  • 解析:塔式起重量特性曲线的确定主要受下列因素控制: (1)起升机构的强度,如起升电机、制动器、减速器、卷筒、钢丝绳、吊钩等; (2)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整机的抗倾覆稳定性; (4)最大安全工作载荷; (5)起重力矩限制器控制的设定值。
  • 10.【单选题】下列关于物质火灾危险性参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小
  • B.一般情况下燃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
  • C.一般情况下固体可燃物粉碎的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 D.一般情况下物质最小点火能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小
  • 参考答案:C
  • 解析:选项A错误,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选项B错误,一般情况下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选项C正确,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选项D错误,引燃能是指释放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也叫最小点火能,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开始使用考试100通关考题

考试100APP考证通关大杀器,试题全面,错题重做,离线答题,随时随地更随心

还没注册?注册

扫码下载APP
扫码关注公众号
小程序刷题
电  话:0755-26506094
企业邮箱:kaoshi100@wunding.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紫光信息港C座8楼
版权所有©2013-2025 深圳市考试一百资讯有限公司(kaoshi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55065号-1